当前位置:

石一枫:能写出好小说的人 都不容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陈梦溪 编辑:王嫣 2017-06-09 09:47:00
时刻新闻
—分享—

  70后代表作家石一枫的新长篇小说《特别能战斗》近日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担任某知名文学刊物的编辑。1998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开始创作文学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节节最爱声光电》等,小说集《世间已无陈金芳》等因为语言幽默诙谐,人物形象生动,故事贴近生活,还原了北京人和北京事儿。

  记者:你应该算是“学霸”,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在读书期间你就开始创作了?

  石一枫:我上中学时就喜欢看小说,分科的时候就学了文,对别的都不感兴趣。其实我们北京孩子考北大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们那一届北大清华在北京招了几百呢。北京的孩子考到北大属于努努力就能行那种,我算占了便宜了。在北大时我是从短篇小说写起,但那时候的作品很不成熟,只有少部分拿去发表了,大部分都当练笔搁着了。因为小说这种东西我觉得并不适合太年轻的人去写,创作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小说是阅历的艺术。

  记者:有评论称《特别能战斗》的语言诙谐幽默,有一些王朔小说的神韵,尤其是主人公苗秀华个性鲜明,令人过目不忘,王朔对你的影响大吗?

  石一枫:可能我跟王朔在语言风格上乍一看有点类似,都是北京人,都拿北京话写作,但我和王朔的区别挺大的,因为时代的变化,王朔小说里那个北京和今天的北京时代差异太大了。但我承认在语言上后来的(北京作家)谁都绕不过王朔,就像绕不过老舍一样。

  记者:《特别能战斗》中最出彩的是塑造了苗秀华这样一位精力旺盛、疾恶如仇的北京大妈。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因为性格原因,她留下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名声。她和领导斗,和同事斗,和她看不惯的一切行为斗,一直斗到了退休。

  石一枫:其实我希望大家能对这样的“大妈”多一些理解,是时代造就了她的独特性格。如今的年轻一代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心态和眼界确实和那一代人不一样,上一代人的某些性格是由他们的经历造成的,你没经历过那些不能就去指责他们。

  记者:这位北京大妈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她一方面主持公道、仗义执言、让人尊重,同时又热衷于斗争,让亲人都无法忍受。

  石一枫:苗秀华这样的人物形象我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未曾见过。我不一定非要写个美女或“鲜肉”,苗秀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近,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有一两个特亢奋的大妈,在北京生活时间长了老能碰上这样的大妈。

  记者:你是北京人,但你小说的主角大多并不是北京人,比如《特别能战斗》的男主人公“小林”和《营救麦克黄》里的女主人公颜小莉。

  石一枫:首先作为一个作家不能只写自己的生活,什么类型的人都得会写。我想用“小林”的视角来写出北京大妈,因为很多时候北京人看北京人不新鲜,但外面来的人看北京人才能发现有意思的地方。

  记者:你现在在文学杂志做编辑,每天要看大量的小说投稿吧?

  石一枫:优秀作品往往百里挑一,我每天看得最多的是那些写得不怎么样的小说。当编辑就是进行筛选,编辑也有编辑的快乐,能从那么多差的(作品)里边挑出几篇好的就特别高兴了。

  记者:在海量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对小说写作有什么心得吗?

  石一枫:我经常琢磨写得不好的作品为什么会不好,琢磨为什么没写好,比琢磨为什么写得好要重要,因为好的小说往往是相似的,不好的小说各有各的问题。时间长了你能看出来有的是阅历不够,有的是写作能力差,有的写作动机就不对。

  记者:天赋型的作家是不是读几页就能被发现?

  石一枫:我承认有些人一看就是有天赋的,但我眼里写小说并不光凭天赋,一些天赋普通的作家如果有一些特殊的经历,或有出众的把握题材的能力等其他因素来弥补,也能写出优秀的小说。能写出好的小说的人,都不容易。

  记者:你被称为70后代表作家之一,评论界会用代际划分作家,但其实同代作家风格差异也很大,在你看来如果一定要总结70后作家的特征,那应该是什么?

  石一枫:要说作家的代际,其实80后作家是特征最明显的,当然70后作家可能也有。每一代人焦虑的事儿都不一样,可能上一代作家在二十多岁还在乡下插队呢,我们这一代二十多岁就开始为买房操心了,这算生活里的新矛盾吧,有新矛盾也就该写新的事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