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量子时代宝贵的资源,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次新的财富大发现。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软价值时代;中国的软价值时代也正在到来。翻开《软价值》,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将量子理论引入经济学与价值创造的研究,让你的思路大开。
基本信息
书名:《软价值》
作者: 滕泰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作者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的创立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滕泰博士是软价值理论的创立者,著有《新财富论》《软财富》等著作。新著《软价值》系统地将量子理论引入经济学,揭示了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娱乐产业、金融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完全不同于牛顿物理世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规律,提出后工业时代家庭、企业和国家的软价值战略。滕泰博士还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者,2012年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呼吁供给侧改革,2013年提出完整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体系,著有《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的觉醒》《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等。
滕泰博士曾于2005年起担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曾于2010年起担任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于2012年创办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创办独立智库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研究方向除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软价值战略,主要专注于宏观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多次应邀参加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政府的专家咨询会并做宏观经济形势、供给侧改革、软价值战略等专题报告。
内容简介
量子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次新的财富大发现。本书是全球首部建立在量子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著作,探究如何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定价,软价值如何开启未来财富的新起点。
为什么很多制造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产品却面临亏损或倒闭的命运,而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几乎不消耗任何地球资源却创造出亿万财富?
为什么奔驰的前首席设计师认为,他们卖的不是汽车,而是艺术品,只是碰巧它会跑?
为什么明星宁可闲着,也不能参加打折的演出?为什么电影拍摄完成,只是价值发酵的第一步?
有哪些软产业一直向公众提供直接、免费的服务,股东却通过立体、弯曲的路径赚得盆满钵满?
正如万博软价值方程V=C·Nm,软价值既不取决于要素成本,也不取决于需求,甚至也不取决于供求关系,软价值是由有效投入因子C、传播群体广度N,以及软价值乘数m共同创造的。
滕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实战派经济学家,本书作为他26年实践和理论长期摸索、反复论证的结晶,将量子理论引入现代经济学,不仅揭示了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娱乐产业、金融产业、其他服务业完全不同于牛顿物理世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规律,而且阐述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组织方式的软性变革和量子时代的全球经济新范式。
软价值时代,如果人们还抱着“物质财富观”不放,用硬价值的“算术级增长”去追赶软价值的“指数级增长”,结果一定会受到无情的冲击,就如同近现代制造业曾经无情地冲击中小手工业者一样。本书提出的家庭、企业、国家的软价值战略,对企业家、投资者、学者和决策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NextPage]
书摘
软价值因果可逆定律
一篇微信:吸收、辐射,再吸收、再辐射
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作者撰写并发布了一篇新文章,只是完成了价值创造的第一步;下一步,他的订阅读者发现了新的推送文章,开始阅读并在心中引起共鸣,这时软价值乘数开始累积;当有一定量的订阅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群体性认知开始形成,软价值的创造达到了一个新的数量级;接下来,订阅读者开始在网络空间转发这篇文章,或者通过口头向其他人推荐,软价值的级数增长开始了……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读到这篇文章,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读者选择订阅这个公众号,作者通过演讲、授课、形象代言和做广告,各种收入也开始增长。读者的阅读、评价和传播,是这篇文章、这个微信公众号,甚至这个作者的软价值创造的原因还是结果?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软价值的创造和享受难以明确地分开,享受软价值本身就是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本身也在促进进一步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享受。当你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经历的新鲜事时,你感觉到快乐,并且为其他人带来了新鲜的信息,你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自我享受呢?当其他的网友点赞、评论、转发你的微博时,他们也感觉到快乐,并且让这条信息被更多的人看到,还加上了他们自己的经历、感受,他们是在享受还是在创造价值呢?
黑体辐射理论的启示
量子理论认为,“黑体”可以吸收所有照射到它表面的电磁辐射,毫无反射与透射,却可以将所有这些辐射转化为最大量的热辐射。比如,射向太阳的辐射几乎会全部被吸收而很难反射回来,之后太阳再释放出最大量的热辐射,所以太阳可以被看成一个黑体。
我们从“黑体辐射”理论出发,培育软价值也是一个不断吸收消费群体的“意识”,如反馈、感受、评价等,再转化为最大量的“黑体辐射”,又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然后再次吸收“意识”后,再次产生更大量辐射,如此不断循环。简而言之,培育软价值是一个“吸收、辐射,再吸收、再辐射”的循环过程,软价值培育与消费的过程互相叠加、互相纠缠,在反复吞吐辐射的过程中软价值随之不断增加。
到底是信心带来了资金,还是资金带来了信心
在资本市场,“到底是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了增量资金,还是增量资金带来了信心”之类的争论永远没有结果。有了资金就有市场信心,有了市场信心也会带来新的资金——上涨本身常常会加速上涨,下跌本身常常会加速下跌。
有时候一旦对未来的某一种状态形成了一致预期,不但在趋势上不断加速,在出现拐点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因果关系的错位。比如,当人们认定一只股票1年后的最高价格是100元,而现价是50元,如果大家都相信某种预言看涨而购买,那么这只股票的价格也会因为购买而加速上涨,也许半年就涨到八九十元。到底是真的有一个因素使它上涨,还是人们想到了未来上涨的结果,反而造成了上涨呢?
不仅如此,如果人们都相信100元是一个最高点,那么人们往往会在100元以下抢先卖出获利,也许是95元,另一批人发现后又会抢先在更低点,如90元开始卖出,最后导致这只股票的价格最高点变成了90元。正是因为人们相信100元是最高价格,才会选择在90元抛售,那么也正是因为人们选择在90元抛售,这只股票的最高价格将会定格在90元,100元永远不会成为真实的结果。
因为相信了果,才有了提前抛售,也因为有了提前抛售,才有了新的果。当人们对某一结果形成一致预期之后,可能会加速趋势,也可能会改变拐点,进而使所预期的结果,无论是时间的结果还是空间的结果都被改变,甚至原来的“果”变成了“因”,而原本的“因”却变成了“果”。
索罗斯用数学语言描述了这个过程。([美]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18.)如果用y代表人的行为,x代表人的意识,那么人的行为受到意识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y=f(x),即行为是意识的函数,我们称之为“行为函数”;
同时,人的意识也是行为的结果,可以表示为:
x=F(y),即意识是行为的函数,我们称之为“意识函数”。
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这两个函数是同时起作用,互相输入,互相干扰,可以表示为:
y=f[F(y)]
x=F[f(x)]
也就是说,行为是行为自身变化的函数,意识也是意识自身变化的函数,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自我加强的系统,在该系统里,因果是无法区分的。
当投资者听到一个消息,他的意识产生了变化,判断某只股票将要上涨;变化后的意识输入行为函数,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即选择买入;买入导致股价果真上涨,对投资者的意识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认为股票还要上涨,因此投资者又决定继续买入……我们看到的就是“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追涨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意识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意识,如此不断循环,我们难以分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其实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例如,对于很多奢侈品,我们很难说清到底是因为奢华才价格贵,还是因为价格贵才显得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