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时间可否停留一下?

来源:文汇网 作者:曾艳兵 编辑:周静 2018-06-05 09:26:54
时刻新闻
—分享—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美学家和思想家。明年就是他诞辰270周年了。他的一生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写了一部诗体悲剧 《浮士德》,堪称完美。1831年,歌德在完成了 《浮士德》第二部的创作后,将手稿封存,并留下死后方能发表的遗嘱。但时隔不久,他又开封并对手稿进行了修改,改定后重新进行了封存。他说: “我这一生的今后岁月可以看作是一种无偿的赠品,我是否还工作或者做什么工作,事实上都无关宏旨了。”歌德感到一生功成名就,该做的事都已完成,死而无憾,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从容地活到了83岁。翻译家绿原说:“有人说过,不提到歌德,就写不成一部世界文学史;同时,不读 《浮士德》,也难以理解歌德所以是歌德。”也就是说,如果不读 《浮士德》,你就不知道什么是世界文学。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浮士德与魔鬼结盟,演出了许多罪恶的奇迹,死后灵魂被魔鬼捉去。浮士德历史上实有其人,他生活在16世纪初,与马丁·路德是同时代人。据说他是个占星家、数学家和医生。他博学多才,但不信上帝。在此基础上后来出现了许多有关浮士德的传说。1587年法兰克福书商施皮斯出版了 《浮士德博士的故事》一书。书中将浮士德塑造成一个不信神的反面典型。这本民间故事书出版不久传到英国,英国剧作家马洛把它改编成剧本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该剧再由英国演员带到欧洲大陆。在马洛笔下,浮士德成了一个着了魔的魔术师,一心追求高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以后又有人将该剧改编成傀儡戏,歌德最早接触到浮士德的故事就是观看了这类傀儡戏。日后歌德历时六十余年,将这个粗糙的民间故事加工改造,将浮士德提升为一个在人间不断追求最丰富的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最崇高的理想的人物。歌德终于使浮士德的追求内在化,实际上把浮士德变成了一个他自己时代的人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荣格说, “不是歌德创造了 《浮士德》,而是 《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歌德将 《浮士德》命名为悲剧,而研究者通常认为,所谓悲剧意义即指主人公一生经历的几次追求和幻灭。如此看来,浮士德的一生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的悲剧。最后,他在改造自然的事业中得到了智慧的结论,却又在这一瞬间死去。

  正如歌德一样,浮士德奋斗了一生。在知识方面,他获取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他发现许多知识除了耗费鲜活的生命之外,其实别无用处;在爱情方面,他有过花前月下、刻骨铭心的爱,但美好的爱情一接触到现实生活就引发无限的矛盾,最后不得不生离死别;在政治上,他官至国家重臣,纵横捭阖,颇有建树,但到终了仍然不过是国王的工具和宠臣;在美学方面,他上下几千年追求最美好的化身,但当美丽的海伦触手可及时,美的形象即刻化为乌有。最后,浮士德决心脚踏实地,干一番事业, “这个地球还为大事业留有余地。应当干得惊天动地”!“事业就是一切”。比起所有其他种类的幸福来,事业上的幸福乃是极致的,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媲美。

  浮士德借助魔鬼之力帮助皇帝平息了内乱,得到了一片沿海的土地。浮士德雄心勃发,要填海造地,创造一个自由的王国。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他吩咐魔鬼前去命令山上一对老夫妇迁居,魔鬼则焚毁了这对夫妇的房屋和教堂。 “我们只讲究目的,不在乎手段!战争,贸易和海盗行径本是三位一体”。浮士德率领人民填海劳动,突然悟出了生命的意义,于是感到满足。这时浮士德已经100岁,“忧愁”从钥匙孔里钻进浮士德的房间,吹瞎了他的眼睛,他双目失明。魔鬼见他末日已到,便派遣喽啰们为他掘墓,但浮士德却以为群众正在挖沟筑壕,建造人间乐园。想到那一美丽的瞬间, “在自由的土地上和自由的人民站成一堆”。于是,他情不自禁喊道: “时间你真美呀,请你停留一下。”浮士德旋即与世长辞,灵魂被魔鬼带走。在人生幸福达到极致时就应该戛然而止,再延续下去幸福就会变得不完美了,因为极致的幸福是不可能延续的,能够延续说明幸福还未曾达到极致。幸福达到极致的瞬间,时间顿时停留,幸福永远停滞在那一刻,这将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否则,极致之后的平庸使幸福变得不完满,所谓 “乐极生悲”。这正如 《西游记》中美猴王在花果山整日享乐,在快乐的极致突然潸然落泪: “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看来,极致的幸福其实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它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1890年,法国作家维里耶出版了叙事诗 《阿克瑟尔》,对此进行了很好的阐释。诗中主人公阿克瑟尔是一个生活在纯幻想世界里的王子,他逃避现实,退隐于幽深的城堡。一天夜里,当发现了真正的绝色爱人莎拉与百年宝藏之后,决定与爱人马上自杀,把现实生活留给那些平庸的世人。莎拉是一位贵族女子,她在修道院里读到了阿克瑟尔母亲留下的每日祷文,在其中发现宝藏埋藏的地方。她来到城堡,发现了宝藏,与此同时,阿克瑟尔发现了她。莎拉描绘了他们今后理想的生活。理想是美好的,阿克瑟尔认为,但是, “为什么要实现?它们是那样的美丽!”于是他们双双饮鸩自杀。

  浮士德是一个人生奋斗的完美典型。这个完美典型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永不满足,即追求最高的幸福,极致的幸福。 “任何喜悦、任何幸运都不能使他满足,他把变幻无常的形象一味追求;这最后的、糟糕的、空虚的瞬间,可怜人也想把它抓到手。”浮士德永不满足,砥砺前行,而他一旦满足,生命就将终止,灵魂得到净化。浮士德之所以满足,是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自我以及那些丧失本质的东西,譬如书斋、幻想、魔术等等,学会了正视本质的东西,并从中得到享受,因此,他的满足实质上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追求。这是一种将个人融于大众之中,将自我融入大自然之中,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周作人说,歌德的浮士德 “智识幸福,以为真美,皆不能厌足其心,唯置身世间,自为众人中之一人,勉力进行,乃能于不满足中,得人生究竟”。总之,极致的幸福就是得到人生究竟,追求完美也就是追求无限,因为人生永远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永不满足就是对无限的追求,这也是哲学的最高追求,但这必定会导致最大的悲剧发生。浮士德所迷恋的狂放生活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他的精神地狱。最后,浮士德经历了地狱的考验,他超越了自我,并从中得到了满足,但与此同时也宣告了他有限的肉体的死亡。

  浮士德的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与中国儒家所提倡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非常接近。冯至说, 《浮士德》的主题就是 《易经》里所说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鲁迅在他的 《墓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惨烈的追求,较之浮士德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如果人生滋味都尝遍了,还想尝一下自己的心之本味,那将是怎样一种状态呢?那将永远是不可能的,因为抉心之后,创痛酷烈,是尝不出味道的;而痛定之后,心已不再新鲜,本味早已消失殆尽。追求极致的幸福也是一样:你所拥有的幸福不可能是极致的,因为这种幸福是会变化的;同时,你在变化中不可能拥有最高的幸福,因为最高的幸福后面还有各种可能,除非你能让 “时间停留一下”。极致的幸福只有凝固在某个瞬间才能是极致,因此,凝固的时间才能保证极致的幸福成为永恒。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