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29日讯(记者 蔡娟 实习生 魏玮 通讯员 李依研)10月27日,由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湖南教育电视传媒有限公司、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长沙市邹玲静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91读好书亲子共读平台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摆渡船阅读论坛“课堂里的文学生活”在长沙开幕。
论坛现场。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授、文学演说家梅子涵先生莅临现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摆渡船港湾学校的老师们相聚一堂,共同畅谈对儿童文学阅读的理解与课堂文学生活的未来。
梅子涵教授,摆渡船文学总顾问。
本届摆渡船阅读论坛着力探讨儿童文学生产者、童书出版业者与儿童阅读推广者对当代“童年文学生活”的重要影响,并期望对历史维度中的课堂文学生活进行梳理。将从文学观念、学科地位、儿童阅读分级的合理性、早期阅读的文化内涵、多媒体环境中经典阅读的价值、教师的阅读视野建构等方面对童年文学生活进行多维阐释。
梅子涵教授以“摆渡船”书系为例,讲述了文学之于儿童的重要性。他表示儿童文学阅读是文学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时期汲取的精神营养、塑造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方向,“伴随着其阅读课程的学习,人生的建设在现代和未来的标准上完成着理想的初模型,蔚蓝和金灿如晴朗清晨时的揭开,绿水青山都可见”。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赵彤也表示,希望这些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能为孩子的一生点亮一盏盏灯,给孩子真光亮、真文学、真知识,这是北少社一直努力的方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赵彤。
本届论坛丰富的内容不仅在有理论论述中展开,更有基于理论理解的实践操作。在现场,来自“摆渡船阅读港湾校”的各位老师,对多部“摆渡船金奖书系”中的作品进行了独特的导读解析,力求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文学对话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谈论文学的美、文学的幽默、文学的可爱与文学的深刻,不仅激发学生的文学阅读热情,更引导他们去追求思考文学的乐趣,并将儿童文学与生活现象相联系,充分表达教师对现实童年的人文关怀。
论坛现场公开课互动。
论坛现场,据红网记者获悉,“摆渡船”取之“带着孩子从生活的此岸到达文学的彼岸”的意思;同时,同时也是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的一个优秀儿童文学品牌:《摆渡船当代世界儿童文学金奖书系》。它汇聚了多个国际儿童文学奖项的获奖作品,以及众多获奖作家的经典之作,包括纽伯瑞银奖作品《摩根先生有匹马》、林格伦文学奖得主菲利普•普曼的代表作《稻草人和他的仆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冬日蟋蟀》、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幸运的坏男孩》、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得主简·利特尔经典代表作《安娜的礼物》等等。
在首届摆渡船阅读论坛召开后,主办方向港湾学校校长、教师发出了盛情邀请,线上线下开展各类形式丰富阅读活动,同时也拉开“摆渡船”金奖教案评课活动的序幕。活动由老师们精心准备教案,讲述与“摆渡船金奖书系”相关的“公开课”。两个月后,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牵头,一本精致、实用、前沿的儿童文学教案《摆渡船精选教案第一辑》已付梓问世。同时,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和91读好书亲子共读平台联合打造的“摆渡船精讲故事时间”也同步上线,成功推出《幸运的坏男孩》《馅饼的神秘配方》两本书的线上直播带读,受到广大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