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周一书|《且抱古琴》:聊聊古琴弦外的轶事

来源:红网 作者:魏玮 编辑:魏玮 2019-12-14 13:53:4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让灵魂与身体始终在路上,用一本好书雕刻周末时光。红网·时刻阅读频道推出“每周一书”专栏,每周六与您美好相约。

本周荐书(第12期)《且抱古琴》:聊聊古琴弦外的轶事

????_20191213164853.jpg

《且抱古琴》:聊聊古琴弦外的轶事

周华诚 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11月

红网时刻记者 魏玮 整理报道

古琴本是文人琴,书中多少文人情。今日小编为您推荐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且抱古琴》一书。

本书为一本观赏式情趣味的图文古琴书,以唐代古琴为素材,以浙派古琴为脉络,以当代琴人为花絮。武汉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成都卓文君司马相如凤求凰,都是古琴伴奏的。

书中提到《琴心赋》,作者陈子龙,与王阳明同朝人,不同代。这篇赋取材汉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加音乐故事,主要描写司马相如为自己辩护,以及汉武帝叹服并优待相如。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汉武帝正式亲政,雄才大略,北伐匈奴、西通西域,筹备开发西南夷。开发过程中,动用巴、蜀二郡官吏士卒上千人,还得到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的配合。有位官员工期延误,被击杀,百姓震惊恐惧。武帝派相如去探听安抚。司马相如在那儿发布了《谕巴蜀檄》,恩威并施,收到良好效果。出使完毕,相如回京汇报,皇上特别高兴。主父偃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事,说相如好色,挑拨汉武帝与司马相如的君臣关系。

在学者王闿运心中,《史记》传写的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是司马迁“欲为古今女子开一奇局,使皆能自拔耳”,就是自己选拔恋爱婚姻对象。王闿运弟子陈锐说他推测司马迁的心意,是“取其开择婿一法耳”,钱锺书先生赞赏陈锐说他“目光如炬,侈谈‘自由婚姻’者,盖亦知所本”。这么说来,古琴还是自由恋爱的象征,正如知音是知心朋友的比喻。中国人的爱情与友谊两大佳话,都与古琴有缘。

书中一并还附有清代名家手绘弹琴图、魏晋竹林七贤弹琴石刻、汉代弹琴佣、当代琴家管平湖手绘仕女弹琴图、《声断楚云谱》等古琴曲谱、明朝演奏技法手式图等几十幅插图。图文并茂,爱不释眼。

新书介绍

全书共四章:《遗音》《弦外》《雷公》《相遇》。分别谈到故宫藏琴,浙派古琴,唐代雷公琴的流传轶事,当代琴人的录制唐代藏琴的趣闻,武侠里的古琴情节,诗赋中的古琴言论。

主编介绍

周华诚,70后,现居杭州。作家,社会活动家。出版人,摄影人。多年来在三联书店、广西师大等出版社出版个人著作《草木滋味》《造物之美》《西湖时光》《我有一座城》《一饭一世界》等。策划美好书系、雅活书系,发起“父亲的水稻田”众筹项目。主编出版了《各自去修行》《流水的盛宴》《蔬菜月令》《一字不识》《拍手为歌》《四时花朵作陪》《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等图书,在全国多处出版发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其主编的《且抱古琴》《小隐民宿》。

精彩试读

其一

多年前在成都拜访蜀派传人曾成伟先生,始知古琴采用丝弦。为了增加音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吴景略先生革新了琴弦的材质,以钢丝弦替换了丝弦;在尼龙唾手可得之后,又将尼龙丝缠在钢丝上。对于丝弦,曾先生说,一个人在家里用丝弦弹琴,“不吵人”。

一句“不吵人”,尽显古琴的气质,它极体己,它是独奏的,更是弹给自己听的。至今,香港琴人固执地抚弄丝弦,美国琴家唐世彰先生更是将古琴翻译为“silk qin”。而内地琴家偏爱钢丝弦,理由有三,一是音量大,适合开演奏会;二是钢丝弦结实,不像丝弦娇贵易断;三是减少了摩擦音,意即丝弦在走弦时有“噪音”,有琴家形容这种“噪音”像老鼠啃噬的声音,不堪忍受。

物质直通精神,丝弦和钢丝弦之争映射着对古琴的不同理解。古琴到底弹给谁听?是否一定要“大声”地演奏给“大众”?

正如吹笛子时的口风曾被认为是“声音不干净”,弹奏古琴时走弦的摩擦音也一度被琴家忌讳。这种摩擦音在丝弦演奏时极为细腻,是手指按住琴弦走游的声音,宛如国画中的枯笔,是无语哽噎,是一记苍凉的抚慰,是欲说还休的情怀。无疑,钢丝弦较之丝弦光滑,但在传统审美意象中,枯涩远比光滑更进入审美。

当务之急,原有的蚕丝制弦的工艺已经失传,遑论增加丝弦的坚固度,新造的丝弦能否与历史的最好水平相匹敌还是问题。唐中期的琴“九霄环佩”也换上了钢丝弦,百年之后,钢丝弦的张力会不会对这张造于公元八世纪的琴有所影响,尚不得而知。

以钢丝弦取替丝弦是所谓顺应时代的“发展”吗?

以西方乐器为参照,现代钢琴的前身是羽键琴,羽键琴的前身是古钢琴,而小提琴在金属弦问世之前则使用羊肠弦。西方专业的歌剧团和古乐团中,演奏十八世纪之前的作品若用了现代钢琴是贻笑大方的。几乎和钢丝弦代替丝弦同时,西方日益强调,演奏中古时代、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尽量使用当年式样的乐器。哪怕羊肠弦同丝弦一样易断,也尊重原来的形态和物质材料。

哪个时代的乐曲,用哪个时代的乐器演奏,这种思路更接近对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当丝弦归来,古琴能重回“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的情境!

书中插画

99999990087911872.jpg

来源:红网

作者:魏玮

编辑:魏玮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ook.rednet.cn/content/2019/12/13/63425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