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启团:当你对孩子说“不”时,可能带来“是”的反效果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实习生 杨涵 编辑:魏玮 2019-12-16 15:42:27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10日晚,黄启团携新书《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在黄浦区重庆南路大隐书局举办了新书分享会。黄启团通过丰富的个案分析,和读者分享与家人、朋友、恋人交往的密钥,致力于帮助读者看清错综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背后的真相。

活动现场。大隐书局供图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是心理学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对此,作者黄启团认为,“任何一段糟糕的关系,必有你的一份功劳”。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内在的心理模式,才能改变外在的人生模式。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不要做“黑洞”,要做“发光体”

说话是门艺术,更是一门教养。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如沐春风,而有些人却让人感觉话不投机半句多,能分分钟把天聊死。黄启团把上述这两种人分别称为“发光体”和“黑洞”。前者会像太阳一样温暖你,而如果靠近后者,他就会把你的本身能量吸走。为此黄启团举了个例子:一年级的孩子做了5道算数题,其中4道都正确,有道题把1+3算成了5。如果父母属于“黑洞”型人格,就会自动忽视做对的那四道题,把焦点放在错题上,并指责孩子“这么简单都算不对,你是不是没有用功读书”,这时候不仅父母生气,孩子也会觉得委屈。而反观“发光体”人格,他们会先肯定这个孩子做对的那4道题,然后再鼓励孩子下次可以做得更好,这种发展的眼光能够让双方的沟通形成良性循环。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或者孩子的行为都能从我们和他们的对话中窥见端倪。或者更直接地说,“你的语言表达或者行为模式影响了对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黄启团表示,在自己做过的众多婚姻咨询中,许多妻子总是抱怨自己的丈夫“变了一个人”、“他当时不是这样的”。这个时候黄启团就会反问她们:“你的丈夫当时还是不错的对吗?自从你们结婚之后,他就慢慢变成了这副‘鬼’样子对吗?”妻子大多会点头表示赞同。但是接下来的“灵魂拷问”经常会让前来咨询的女士措手不及:“请问你用什么方法把一个好人变成这个样子?”黄启团是想告诉妻子,丈夫的问题越来越多,其实夫妻双方都有责任。

我们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人,配偶、孩子、员工、上司等,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导致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黄启团曾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听过场星云大师演讲,有个施主听众问星云大师:“你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我跟你修佛十几年了,可是我的孩子为什么还出问题,佛法究竟有没有效?”大师不紧不慢地回答:“这位施主,你复印过文件吗?当你发现复印件有问题的时候,你是修改原件还是复印件呢?”亲子关系中,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会想当然地一味责备孩子“不懂事”,却很容易忘了自己可能也充当了“帮凶”的角色。

比如,当孩子要考试的当天,父母会在出门前轻柔地嘱咐道:“宝贝,不要紧张”;当调皮的小男孩蹦蹦跳跳上学去的时候,父母在后面大声呼喊:“不要做坏事,不要做坏事”;长蛀齿的小孩很有可能被父母的那句“冰箱里的巧克力千万不要偷吃”的话提醒,悄悄打开了冰箱门……我们说“不”的时候,很可能会带来“是”的效果。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当你要温暖你身边的人时,首先得温暖自己。“欣赏别人得从欣赏自己开始,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给到别人连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当你学会赞美自己,欣赏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变成一个真正具有正能量的人,你自然会看到他人做对的一面,这样你身边的人也开始‘获得解脱’。”黄启团说。

改变语言表达的“框架”

当你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请留意你的用词。你是不是经常会用这些词进行心理暗示:“我不行,这对我太难了”或者是“这是一个好大的问题”。但如果你能有意识地把这些消极负面的词语“改头换面”,其实你就已经由一个“黑洞”变成了一个“发光体”。比如把“困难”换成“挑战”、把“问题”换成“情况”、把“难”换成“不容易”、把“不行”换成“还没找到方法”等。

黄启团举了个海尔洗衣机售后回访话术例子。“你买了海尔的洗衣机,一个礼拜之内一定有客户打电话给你:感谢你购买了海尔牌的洗衣机,我是海尔的客服人员,当您使用我们的洗衣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句话就是给了顾客一种心理预设,即假设海尔的产品是有问题的,所以顾客会仔细回忆在一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但如果能把话术换成“您能不能说说最喜欢我们产品的哪些设计和功能?”这种正面的引导和提示就将顾客的焦点转移到对产品的正面评价上来了。

随后,他谈到了亲密关系中吵架这个话题。为什么很多时候夫妻或是情侣经常会一言不合就吵架?他认为,吵架就是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不肯妥协,“就好像在公路的单行道上,两辆轿车头碰头僵持在那里,谁都不愿意退让。”

黄启团提出了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法:其中一个司机下车,用巧妙的话术让另一个司机退一步,“我观察了路况,这段路况非常复杂,没点技术的话还真退不了。我觉得您是专业的司机,有水平,可以退一步;我就是新手,根本应付不来。”这样那位司机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自然愿意退一步,摆脱僵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性地预设对方是有错在先的人,只有预设对方是有水平、讲道理的人,这样才能避免争吵。

世界无限,除非你自我设限

很多时候我们会自动给自己设定一个框架。黄启团举了个例子让读者感受什么叫“框架”。“有个父亲让他的儿子搬石头过来。儿子费了好大劲都没有搬动,回来跟父亲说太重了,搬不动。父亲问尽力了吗?孩子回答说,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父亲回应道:‘有没有搞错? 我这么大人在这里,你都没请我帮忙,你就尽力了吗?’”。

很多人都和故事中的这个孩子一样,认为“尽力”就是“尽了自己的全力”,这样的思维定势无形之中束缚住了我们,让我们无法施展我们的才能和拓展事件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黄启团也谈到了,请人帮忙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因为每个人都害怕麻烦别人,但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你能持续地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很有价值,那么他就很可能会经常帮你。“比如说你搬了新房子,你想认识新邻居,最好的方法不是送礼物,而是请他帮忙,找他借酱油。这种举手之劳的小事每个人都会乐意效劳,这样一来二去你们就熟悉了。”但如果一开始就送出贵重的礼物,那么对方很可能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疏远你。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不断地取得突破?而有些人只能把一辈子重复地活成同一天?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很多人始终迈不出自己设定的框架,只要能够跳出这个框架,那么人生就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实习生 杨涵

编辑:魏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