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评|《平江记忆》:雕刻旧时光的礼赞

来源:红网阅读 作者:黎红霞 编辑:魏玮 2020-05-29 14:45:05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平江记忆》

洪志凡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9年8月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在《从前慢》里描述的旧时光意象,让无数读者不胜唏嘘,怀想不已。我想,如果你愿意看一看《平江记忆》这部具象雕塑的旧时光之书,也许会再次勾起那些关于过去时光的温暖回忆。它用那亲切质朴的语言,人情浓郁的画面,带我们领略着平江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回味那些曾经在无数人心中镌刻过的过往,以及任时光变迁记忆里从不曾也不会割舍的情怀。

《平江记忆》分习俗和艺匠两篇。习俗篇从“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的俗语开始,讲述节日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湖湘同根同源,其中有些习俗,虽然不是平江人,但读起来还是会感到特别温暖亲切。像书中说到平江拜年的方式,有叩拜,即跪拜磕头,是指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行叩拜礼。我们小时候给舅舅舅妈、姑姑姑父、伯伯婶婶等长辈拜年也是要跪地磕头的,一开始是双膝跪地,长大一点就开始耍花枪单膝跪地还没下地就顺着长辈一扶站起来了。我家有个姑姑特别讲究礼性,乡里讲“娘舅为大”,所以虽然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但每次给我父母拜年都是双膝跪地行大礼,那般实实在在地跪地磕头看得小小的我也是心里一振。

但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书中记录的很多特色鲜明的习俗,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比如平江新婚庆典中有“庙见祝文”环节。所谓庙见祝文,是指在女方出嫁前,请家族里文化程度高、懂“应酬”的人写好,出嫁时随同“上亲”担子送到男方家,摆在男方新婚仪堂供桌上,在拜天地前由男方家族中的长者或主婚人宣读的文书。庙见祝文韵律和谐,文辞生动,重视用典,有固定的格式:第一段描写时令、歌颂时势,冠以“伏以”为题,第二段追思和赞美男方家先祖的丰功伟绩和历史上的名人名事,冠以“洪维”;第三段是女方家的谦辞,冠以“妇也”;第四段是祝福之词和对新郎新娘的期望,冠以“惟冀”,以“谨祝”结尾。遥想当年,族长或舒缓柔美,或高亢激越地吟诵着祝福韵文,一定一对新人传统婚典中的高光时刻,引人注目。而新婚夫妇喜结良缘的美好,因一份文辞优雅的文字得以定格、见证并保存记忆,偶尔吟诵回味,想来也是美事。

书中还记录了其他习俗如春节的打春锣,中秋的烧塔,收获季节的“吃新报新”,日常生活中的情席(十大碗),还有诸如罡斩、“尖木马”、炼蛇水、“九牛操”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艺匠篇主要呈现了平江历史上的40多种艺匠,如木匠、雕匠、漆匠、篾匠、伞匠、棕匠、造纸匠、石匠、砖匠、银匠、铜匠、铁匠、补锅匠、钟表匠、油匠、酒匠、染匠、弹匠、厨师、屠夫、裁缝、皮匠,等等;讲述他们的历史起源、主要使用的工具、基本技术工艺等,穿插讲述了很多传统工匠的典型故事和传承,从盖房修屋到缝衣磨刀,从金银首饰到锅碗瓢盆,这些曾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行当的艺匠,囊括无遗。艺匠们是传统社会里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他们的这些手艺也成为谋生的重要手段。

从前日子慢,有些手艺匠人一辈子专攻一门技艺,做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像平江那些古镇上60多年前老更夫们的故事,他们在计时方法古旧的时代,日夜颠倒,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夜夜守着燃香或水漏、沙漏,用心思计算,用脚步丈量,准点出发、准点报时,从一更到五更从不误点,为古镇服务几十年。如雕匠们,日复一日在同一板面上埋头工作,“精雕细琢”是他们工作的如实写照,在工作的磨砺中他们变得沉着稳重、宁静少言,却用精湛的技术打造了一个美的世界,也为中国工艺美术留下了一份份珍贵遗产。

时光汹涌向前。小时候,在乡下老家经常听到的补锅匠人“补锅,补锅”的吆喝声,劁猪匠的牛角号声,如今已经颇为少见甚至销声匿迹了。随着钟表、手机的普及,那远去的更声更是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些钉秤匠、木榨匠、补碗匠、染匠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然,有些艺匠如木匠、篾匠、铁匠、屠夫等,还继续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匠人们一旦去世,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随之可能消亡的是其中所隐含的行规禁忌、师门传承、伦理规范、道德守则、技术手法与艺术理念……

《平江记忆》捕捉旧时光里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挖掘重现那些不提起或将消逝的民间记忆,将散落各处的一粒粒珍珠,收集串联起来,让我们真切感触到了过往不复的岁月里那些深刻痕迹。

(湖南人民出版社 黎红霞 )

来源:红网阅读

作者:黎红霞

编辑:魏玮

本文为阅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ook.rednet.cn/content/2020/05/29/73003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