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传染病》:人类征服传染病的历史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实习生 田晶晶 编辑:魏玮 2020-08-17 10:19:45
时刻新闻
—分享—

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哪个词像“瘟疫”那样给人们带来如此的恐惧、痛苦和毁灭。

2019年底新冠肺炎来袭,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面对疫情,全国人民科学防疫,正确应对,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凝集了大量医务工作者、科学家和普通群众的科技创新和无私奉献。

陈代杰在上海书展上

8月14日,《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期间举办。本书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陈代杰教授与大家分享了 “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与科学家”与自己在写作中的感触。

陈代杰的科普作品《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利用他几十年的学术积淀,将尘封在“象牙塔”中的几百篇有关传染病研究的科学文献通过梳理、归纳、凝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在漫漫的抗疫征程中,科学是如何在与伪科学的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科学家又是如何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找到抗疫秘籍的。

在新书发布会上,陈代杰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写书过程中的感触与思考。陈代杰说,自己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老兵”,总想利用学术专长,在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做些什么。宅在家里备课的第10天,终于想起了要好好写一写有关“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与科学家”的著作。“因为造成瘟疫的‘元凶’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和病毒;因为只有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才有能力去发现、征服瘟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可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征服这种灾难,甚或对征服当今面临的灾难还有太多的未知;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征服瘟疫的历史长河中,去发现或重温那些为之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及重大的科学事件,从而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陈代杰感受到了自古以来人类对于传染病的恐惧和无助,而在抗疫的过程中,正是科研人员们对研究的坚定执著和无畏无私,医务人员的付出和努力,才有效地控制住了传染病。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全民参与在控制传染病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初衷完成了这本面向全民的传染病科普书籍,为新冠肺炎的防控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

这部史诗般的抗疫科普作品铺陈了一个个与疫情相关的人与事,特别是展示了战胜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与科学家精神。以大量的科学文献为基础,以重大的科学事件和科学家为载体,以普及科学知识和树立科学精神为目的,将散落在近200年的200多篇科学文献中犹如珍珠般的历史资料,串联成大家喜欢的“项链”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实现了科普与学术的巧妙结合。翻开书本犹如身临其境,仿佛随着陈教授的步伐踏上漫漫征程,纵览这幅抗疫史诗的历史长卷。

《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共分五章撰写:从第一章“让人不寒而栗的传染病——从‘死亡者之舞’到‘新冠肺炎疫情’”开篇,到介绍第二章介绍“现代流行病学是如何诞生的——1854年伦敦霍乱爆发与现代流行病学之父斯诺”;再到第三章“传染病控制是如何起步的——产科医生塞梅威尔斯与外科医生李斯特”;接着第四章讲述“传染病是如何得到控制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魔弹”的科学家群像”;最后是第五章“N个‘第一’背后的科学——科学巨匠巴斯德与撰写‘细菌学圣经’的科赫”。

全民抗疫,科普为先。陈代杰教授笔下的《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让你能够看到人类在征服传染病的历史中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造成瘟疫的“元凶”,是如何发现“元凶”的传播轨迹,又是如何发明“魔弹”去抗击“元凶”的。读完本作品,你不仅能够悉数了解人类抗击疫情史上的“N个第一”是如何诞生的,你更会了解“N个第一”背后的科学和科学家,使你在汲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和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邀请到了钟南山院士题词,李兰娟、陈凯先、丁奎岭院士作序,袁渭康、林国强、欧阳平凯院士联合推荐。书的扉页上附有“全面抗疫 科普为先”的钟南山院士的题词。这本凝聚了陈代杰教授三个多月、每天坚持工作8个多小时的著作,每每读来,都令人感动,这种感动实为对科学的敬畏,也是对科学家的敬仰。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实习生 田晶晶

编辑:魏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