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最新成果《时代之问 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京首发。
红网时刻10月23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吴向红)10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最新成果《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书发布会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行。
《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所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要义,从“时间维度:天涯共此时”“空间维度:天涯咫尺”“自身维度:天下大同”三篇九章解析时代之问,回应中国之答。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当代政党研究平台首席专家吴付来在致辞中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不仅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光辉,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中国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成果《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用多学科视角,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拓宽了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将以此次理论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智库平台建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学科交流与对话,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雄伟表示,能够在建党百年之际推出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读物《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份荣幸。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及湖南人民出版社高度重视本书的出版,从内容编辑到形态呈现,多轮会商、数易其稿,历经三年有余,高质量完成了出版任务。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理论家李君如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间正道”作发言。他提出,从认识论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向世界阐述和平发展理念,而党的十八大以后到现在是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把理念付诸于国际关系实践中,为人类做了大量工作;思想内容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三次突破;实践论上,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向明指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自对中国自身发展目标的认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兼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徐步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已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正如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阿尔布劳在本书序中所言,“相信将引发广泛的国际共鸣”。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巨大感召力。
中国公共外交学会副会长陈育明从四个方面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意义: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党章、宪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三,超越普世价值与中国特色的二元对立,倡导人类共同价值观;四,“一带一路”的目标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全球化铸魂。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李强民对王义桅教授及其著述的鲜明特色和传播之道做了高度概括: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三是自信与自觉的结合。王义桅提出公共外交的“三认原则”:认识、认可、认同,形成中国与世界的共识、共鸣、共振。这“三认原则”和“三共主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也很有启发。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的书面致辞指出,作为中国给破解世界难题提供的一把钥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需要更多地对外进行介绍。王义桅教授在对外介绍中国理念方面有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突出成绩。《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既是他实践的总结,也是一种及时的宣介和辅导。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以科学的思维,从“熵”概念来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原理,倡导返璞归真的中国古代科技观,超越西方张扬、破坏性科学观。这也反衬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超越近代西方科学思维指明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学院院长杨慧林教授,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文化政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周昌新,光明日报国际交流合作传播中心秘书长肖连兵,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对外经贸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建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姚中秋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于佳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洲教授,《文明》杂志社创始社长娄晓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刁大明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晓萌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言。本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王义桅教授作总结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是全国首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大批丰硕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CPPS)是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聚焦中国政党、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西方政党三大研究领域,致力于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的理论建构,自成立以来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政党理论研究和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人才保障和政策建议,目前已成为咨政建言的智库、学术研究的高地、外宣工作的阵地。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吴向红
编辑:胡冲
本文为阅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ook.rednet.cn/content/2021/10/23/10322963.html